什么是澳元,详细介绍和技巧都在这里!
澳元全称澳大利亚元,符号AUD,诞生于1966年2月14日,最初的汇率为1澳元=1.12美元,或者1澳元(新货币)=2澳大利亚镑(被替代的旧货币)。除了澳大利亚本土外,三个独立的主权太平洋岛国:基里巴斯,瑙鲁和图瓦卢,也将澳元看做法定货币和官方货币。1974年9月25日,澳元不再单一盯住美元,而是根据贸易关系,将20个国家的货币进行一揽子加权,进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管理。1983年12月12日,澳元取消基于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,实行彻底的自由汇率制并取消所有汇率管制。现如今,澳元已经成为全球第六大交易货币、第七大储备货币。
澳洲联储是澳大利亚的中央银行和纸币发行机构,全称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,简称RBA。澳洲联储肩负着三大职责,分别为:澳大利亚物价稳定、澳大利亚充分就业、澳大利亚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福利。从实际情况来看,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指责是第一个:即通过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。澳洲联储对通胀的长期调控目标是:将年通胀率平均维持在2%至3%之间。该目标最早被1993年的澳洲联储主席伯尼·弗雷泽提出,之后在1996年被财政部长彼得·科斯特洛和新任央行行长伊恩·麦克法兰确认。
现任澳洲联储主席是布洛克,她是澳洲联储历史上首位女性主席。澳洲联储主席这一职位,单次任期不超过7年,到期后可以连任。澳洲联储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,其中包括联储主席、副主席、财政部长和其他六名外部成员。董事会通常每年开会11次,在除1月外的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二举行。董事会必须有五名成员开会,以达到法定人数,会议必须由主席主持,或在主席缺席时由副主席主持。
交易时段为周一的5:05至隔天05:00,工作日全天24H交易,周六4:55收盘。
1994年至今的30年时间,澳大利亚的基准利率共经历了三次加息潮和两次降息潮:
第一次加息潮:2002年5月至2008年3月,基准利率从4.25%升高至7.25%,累计加息12次,单次加息幅度均为25基点。这段时间全球经济高速增长,基于互联网和科技制造的产业不断发展,各国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。为避免经济过热,澳洲联储不断上调基准利率,以遏制不断升高的物价和债务问题。
第一次降息潮: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,基准利率从7.25%骤降至3%,累计降息6次,单次最大降息幅度100基点。降息的原因显而易见,2007年4月,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,标志着次贷危机到来。随后危机外溢,导致与美国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均遭受严重冲击,这其中就包括澳大利亚。
第二次加息潮: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,基准利率从3%升高至4.75%,原因是当时的澳洲联储认为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已经过去,货币政策应当回归危机前的水平。
第二次降息潮:2011年11月至2020年11月,基准利率从4.75%下降至0.1%,持续时间长达9年,欧美主要经济体均经历了漫长的低通胀时期。经历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洗礼之后,欧美国家的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异常低迷,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严重不足,即便中央银行执行负利率/零利率政策,也难以激发显著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。
第三次加息潮: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,基准利率从0.1%升高至4.35%,累计加息13次,最大单次加息幅度50基点。疫情冲击消退后,此前进行的超级量化宽松政策开始导致物价急剧升高,为遏制高通胀问题,澳洲联储采取了激进的加息政策。
关于澳元的常见问题:
1、为什么澳元是商品货币?
澳大利亚出口的所有商品中,前三名的出口商品均与矿石有关(第一矿石类,第二煤炭类,第三珍珠/宝石/金属/硬币),可见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对矿石类产品的出口依赖性较高。当矿石类产品(尤其是铁矿石)价格升高时,澳大利亚出口产业受提振,澳元升值概率较高;反之,矿石类产品价格下降时,澳元贬值概率升高。
2、澳大利亚监管牌照怎么样?
澳大利亚监管牌照是ASIC,全称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,ATFX拥有该牌照,监管号码418036。ASIC牌照处于全球第一梯队,与美国的NFA牌照、英国的FCA牌照齐名。ASIC的监管以全面、严格、透明而著称,澳大利亚金融投诉局AFCA能受理投资金融纠纷,可为投资者争取到最高50万澳元的赔偿金额。
3、澳元为什么是塑料的?
澳大利亚货币的币值体系包括塑料钱币和铸币两种形式。塑料钱币的面值有5元、10元、20元、50元和100元,而铸币则包括5分、10分、20分、50分、1元和2元。从1992年开始,澳大利亚每年发行一枚塑钞来代替现行纸钞,1996年,所有塑料流通钞全部发行完毕,澳大利亚也由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全套塑料流通货币的国家。塑料货币比纸质货币拥有更多优势,包括不易撕毁、防潮防水、便于防伪等等。除澳大利亚外,加拿大、新西兰、越南等国也使用塑料货币。
风险提示、免责条款、特别声明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以上内容仅代表分析师个人观点,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。请勿将本报告视为唯一参考依据。在不同时期,分析师的观点可能发生变化,更新内容不会另行通知。